投资和恋爱一样,是一个不断熟悉、提升认知的过程。
票圈都觉得我是小宁的真爱粉,殊不知这段“恋爱”也是一波三折,从开始的相遇相知,到正式牵手,中间也闹过分手有过波折,再到现在的感情稳定且升温。一路走来眼瞅着“女神”从80胖到了,也后悔过没有陪伴全程,于是这里总结一下点滴过往,思考能否共度余生。
一、与君初相见
接触到宁德时代是个很偶然的机会。19年10月那会儿,有一位同学拿到了宁德时代的offer,开的待遇相当可以(对环化生材的同学而言,CS大佬看不上很正常),本科生12万-20万,硕士生15万-25万,博士生23万-33万。基于“出得起好价招好人的公司一般都不会差”的简单逻辑,对这家公司产生了兴趣,于是与同学交流了一下,又读了几篇研报,对其在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有了一个初步认知。
另外一边,消费端传统乘用车销量连续两年下滑,各大券商纷纷预测触底却又在不断被更新数据打脸。新能源行业经过15年的野蛮发展后,留下的是下月回国贾老板,续航公里的各路骗补公司,对纯电EV的质疑层出不穷,就连老大哥一汽都抛弃了纯电模式,转而和丰田合作研究氢燃料电池的技术路线。
或因为大城市限牌,或因为电费便宜使用成本低,总之路上的电动车是越来越多了,加之国家层面引入鲶鱼特斯拉,于是我做出了一个基础判断——坚定看好纯电车的发展。不过出于认知的偏差,当时重仓的是上汽集团(市面上最常见的电车是上汽荣威,上汽老牌蓝筹股,业绩优秀走势稳定分红高),宁德时代只有一点点。
二、牵手与分手
随着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光速投产,宁德时代虽还没有正式打入特斯拉供应链,但也开启了一波上涨,从80元一路涨到元。虽然后悔买少了,但也管住了蠢蠢欲动的手。当时的判断是本轮上涨是游资炒作,华友钴业、赣锋锂业的龙虎榜里充斥着各路游资。虽然非常看好CATL,但不喜欢跟庄打板的我而此时选择了等待蛰伏。
既然没给上车机会,那就沉下心继续深入研究。这段时间的我,重点研究了汽车保有量与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按照国内平均7年的换车周期来看,新能源车的销量爆发可能出现在年。
时来运转,三月份海外疫情爆发,美股的连续熔断带崩了A股新能源板块,给了绝佳的上车机会。于是在宁德时代下探到元的时候买入,同时第一次在朋友圈向大家正式介绍了“女神”:
抄底的板块要符合如下几个特征:
1、财*刺激*策受益的基建、内需消费
2、因外资抛售而错杀的蓝筹白马
3、未来发展的科技主线方向
三合一,我选宁德时代。新能源作为新基建是摆在台面的事情,作为外资青睐的科技白马遭遇错杀,电池龙头兼具科技+消费双重属性。电动车又一箭三雕,保障了能源安全,刺激了大宗消费,车贷车险又可以拉银行等金融系统一把,没有理由不是财*刺激的发力点。未来随着充电桩等电力相关基建的普及完善,一定会有新的汽车下乡等刺激*策落地。
后来国内疫情控制稳定,加之大规模放水对冲,让宁德时代迅速收复失地再创新高。但此时由于认为估值过高,缺乏业绩支持,在股价冲上前高的时候选择了分手,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