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直播讲座
CSR+创新帮助企业渡过疫情危机
钱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智库学术主席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副院长、教授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如何帮助企业度过危机”这一话题。直播最后我会跟大家推荐一本书,希望大家能够为未来的危机做好准备。
今年年初,大规模的疫情考验了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在四月份,《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同舟共济,尽锐出战》,是企业抗击肺炎疫情的十大价值观察报告。讲述的是自从新冠肺炎的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企业无论大小,来自什么行业,都积极捐款捐物驰援武汉,并支持科研。除了全心全意的投身于国内抗击疫情病*,同时还支持国际抗击疫情的合作。很多的企业不计得失的保障供应,全力以赴支援疫区,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初心使命。这一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和倾力奉献,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抗疫成绩。报告里特别指出国内企业为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诠释了新时代企业的作为、责任和担当。
今天不讲企业的慈善或者企业对外履行社会责任的话题,主要是分享对企业本身的看法。众所周知,在疫情肆虐之时,企业大多停产停工,学校停课。到目前已进入了后疫情时期,企业复产复工,学校复课。那么企业应该怎样去应对这次习主席所称的“大考”?在生存都是问题时,还谈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话题,是否不太现实呢?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在企业保持生存和继续发展的过程当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利用这几十分钟,跟大家谈谈我的想法。
这次疫情来势之凶猛、传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前所未有。在疫情发生伊始,我所在的学院里很多外国学生当时正值假期期间,他们中一些还没有回国,还在中国各地旅游,也有一些已返回学校。他们中出现一些担心情绪,犹豫是否要回自己国家。记得我和院长那时跟他们见面,沟通安抚学生,对他们说,我们都经历过非典时期,这次可能会没那么严重。但当时确实没有意识到,这次疫情能够传播到全世界,影响这么大,引起全球经济停摆,无数的企业在生存线上挣扎。相信大家都了解,我国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几个行业,例如餐饮业、酒店业、旅游业还包括航空业等等。针对酒店餐饮业,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来自不同机构的一些数据。
首先,二月中旬,中国烹饪协会发布过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业影响的报告,这是发布较早的一份报告。其中提到相比年的春节,年春节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为百分之百;9%的损失达到九成以上;还有7%的损失在七至九成之间,由此可见受影响非常之大。
其次,二月份有70%左右的酒店停止营业,93%的餐饮企业选择了关闭门店,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的餐饮企业都关闭了门店。恒大研究院的数据表明,年春节期间年夜饭的退订量达到了94%。
以我个人举例,今年春节期间家人也订了年夜饭,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被取消。非主动取消,而是餐馆不能再提供服务,可以说我的例子也属于这94%的范围。
恒大研究院提供的数据表明,春节七天内疫情对餐饮行业的销售造成了亿元左右的损失。美团研究院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商户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执行的区间是从今年的2月2号到2月4号,共收回了三万多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多份,之后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行业的影响报告,报告表明将近70%的餐饮商户称,疫情造成的营业损失非常之大。还有一些其他的数据,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上周六,我是自疫情发生后第一次和朋友外出用餐,地点在清华东南门外一幢3层的餐饮大楼内。当时看到只有三分之一的餐馆已营业,剩下三分之二的仍然没有。就餐前发现被要求隔桌坐,由于我们两人很久没联系,用餐和聊天过程大约用了两个小时,其间看到其他就餐者大概为六七桌,每桌约二到四个人,可以说食客稀少。在结账时我从服务员处了解到,其餐馆的业务量仅为疫情之前的30%左右,可见疫情影响是非常之大。
一、企业创新自救是当前最大的企业社会责任
刚才提到过有94%以上的餐饮商户选择了闭店,但是有一些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已开展了新的业务。首先我以北京的旺顺阁餐饮企业为例,旺顺阁原主打堂食,特色菜品为“鱼头泡饼”。由于疫情原因,被迫暂停堂食服务,不得不从其他方向着手来保持一定的业务流量。从1月26日开始,旺顺阁即设立了便民菜摊,就餐者可通过线上预定,再由门店就近分配相应的员工送货到小区门口。我当时发现这一服务非常方便,因为商家把包括做菜所需的葱、姜、蒜等调料,甚至食用油都在食品袋内密封好,购买者拿到后直接下锅即可烹制,非常方便、干净、省事,而且美味。我感到作为餐饮商家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他们。
旺顺阁在疫情开始不久,就用这种创新应变的思维进行自救。通过提供网上订购方便菜肴的方法,让自己的员工直接做快递员送货上门,因此旺顺阁方便菜的销售比较理想,一天营业量可达数百单。
除此之外,旺顺阁还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