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06/从10月24日债务暴雷,到11月20日正式破产重整,短短28天,曾风光无限的华晨集团轰然倒下。
巨浪从来不会凭空出现,暗涌早已积蓄多时。归根结底,孱弱的自主板块成为了华晨的阿喀琉斯之踵。今年上半年,华晨中华累计销量仅为辆,尚不如很多品牌一款产品的单月销量。
第一张骨牌倒下,外界开始猜测下一个“华晨”是谁,北汽集团成为了呼声最高的选择。
这一猜测给出的理由是,北京奔驰同华晨宝马一样,都是各自集团的利润奶牛,集团公司对其依赖严重。
与此同时,执掌华晨13年的祁玉民和领导北汽18年的徐和谊相继退休,而接任者阎秉哲和姜德义都是汽车行业新兵。两个集团几乎同时进入新旧管理团队切换关键时刻。恰逢此时,华晨陷入危机,令人难以避免地联想到北汽。
然而,这类观点忽略了北汽同华晨本质上的区别:北汽集团是一家集商、乘两用,拥有多家合资车企和多个特色自主品牌的大型汽车集团。
从企业规模到运营思维,再到抵御风险,华晨各方面能力与北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以年宝马确定增持合资公司股份为标志,华晨已成为了实质上的“软柿子”。
但北汽集团与戴姆勒集团的关系则是相互制衡和合作。
诚然,宝马的开先河之举让许多外资方动了提升股比的心思,但至今成功仿效者只有大众,对手则是江淮。
戴姆勒不是没有动过心思。去年年底,传出戴姆勒欲增持北京奔驰股份到75%的消息,但至今靴子仍未落地。
与此同时,北汽集团也在想方设法制衡合作伙伴这一图谋。
今年早些时候有消息称,北汽集团欲从二级市场对戴姆勒集团进行股份增持,增持比例为4.99%。如交易成功,北汽集团可以顺利进入戴姆勒监事会,成为“汽车发明者”的决策人之一。
事实上,北汽同戴姆勒早已实现交叉持股。北汽集团拥有戴姆勒集团5%的股份,而戴姆勒则拥有北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北京汽车(HK)12%的股份。
两者联系紧密,与华晨和宝马单纯的合资关系有着天壤之别。此外,北京奔驰的股比结构为51:49,大股东是北汽集团,这也与华晨宝马有着本质区别。
合作的先决条件是双方地位对等。
虽然中资方成立合资车企的初衷普遍是“以市场换技术”,但在发展过程中,市场给出去,技术却没拿到的例子比比皆是,华晨即是如此。
“打铁仍需自身硬”,北汽集团深谙这一至理。北京奔驰每年贡献的大笔利润,几乎都被北汽集团用来增强自身实力。在*策推动下,北汽集团选择新能源为突破口,迅速组建起了研产销全体系,成为国内新能源头部力量。
这成为了北汽与戴姆勒继续深化合作的筹码。毕竟在新能源领域,戴姆勒的技术优势不再,而北汽深耕多年,拥有深厚积淀。戴姆勒发力新能源市场,与北汽合作势在必行。
去年,北汽蓝谷与戴姆勒旗下全资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技术开发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整合产业链的基础上,着手打造技术一流、安全可靠的梯次利用储能系统,战略布局未来能源管理生态产业。
同时,北汽集团同戴姆勒在商用车领域也早有合作,双方合资成立的福田戴姆勒是国内重卡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相较于躺着“吸血”的华晨,北汽早已凭借自身实力和市场基础,同戴姆勒平起平坐,一起愉快地赚钱了。
北汽集团的合资“鸡蛋”并不在一个篮子里。
相较于戴姆勒,现代集团更早同北汽集团达成合资协议。早在年,北京现代便已落地。
伴随着中国私家车大潮的到来,北京现代生逢其时。以伊兰特、索纳塔、途胜等一批明星产品为支点,北京现代逐步撬动潜力无穷的中国市场。
背靠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现代起亚集团,北京现代获得了充足发展养分。同时在北汽集团的鼎力支持下,现代品牌也在中国深深扎根。
目前,北京现代坐拥三地五厂产能布局,并拥有烟台研发中心和贵阳大数据中心两个本土研发机构,产品覆盖SUV、轿车各个细分市场,涵盖燃油、纯电、插电多种动力,且专为中国市场推出了菲斯塔这样的个性车款。
毋庸置疑,现代已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
华晨仅有华晨宝马一条大腿。但北京现代则是北汽集团的中坚力量,与北京奔驰并行。
销量实实在在反映了这一事实。
年,北汽集团累计销量为万辆。其中北京现代贡献71.6万辆,北京奔驰则贡献55万辆。
年,北京现代启动品牌转型战略。伴随着第十代索纳塔和第七代伊兰特相继引入,以及HSMART+技术品牌发布,北京现代依托全新动力和智能技术,力图打造一个“技术现代”品牌。
负责任地说,在现代起亚集团雄厚资源的赋能下,北京现代拥有长期稳定的竞争力。而依托中韩双方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北京现代也将成为北汽集团的长效动力源之一,是北汽集团的底气所在。
北汽集团是一个年营收超过亿元的大型综合汽车集团。能够支撑起如此规模的业绩,集团各子版块必然不是泛泛之辈。其中,北汽集团自主板块同样功不可没。
北汽福田在商用车市场一直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是北汽集团的压舱石。乘用车板块方面,北汽集团也构建形成了目标市场明确,各具特色的品牌矩阵。
面向主流乘用车市场,北汽集团在去年发布了BEIJING品牌。今年,BEIJING汽车推出了新产品BEIJING-X7/PHEV,月销量已稳定在辆之上。
ARCFOX是北汽集团开拓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新品牌。依托北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十年的雄厚基础,ARCFOX聚集麦格纳、华为等全球顶级资源,推出了首款产品ARCFOXαT,该车应用了华为新一代5G芯片开发的T-BOX、α-Pilot超级自动驾驶系统等最新技术,展现出了北汽集团的技术储备和资源整合能力。
北京越野则承接愈发壮大的越野车市场。依托国内唯一的越野研究院,北京越野打造出了BJ40这样的现象级产品。该车在A级越野车市场占有率已突破74%,在整体越野车市场占比达到26.8%。
相比于华晨,在各个细分自主板块,北汽集团都有拿得出手的表现,且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辍。
今年刚刚接任北汽集团董事长的姜德义指出:“围绕智能技术创新,北汽集团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主要应用方向,坚持自主创新和开发创新并重战略。”
目前,北汽集团在智能座舱、换电模式、半导体芯片、第三代半导体应用、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前沿科技领域均有涉及和研发投入。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技术将成为北汽集团的全新发展基石。
车市观点:
华晨之殇,是长期以来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究其关键,因华晨宝马可稳定贡献丰厚利润,让华晨坐享其成,忽略了培养自身实力。
但历史已反复告诫后人,唯有自强才是真正的强大。北汽集团没有因北京奔驰的红利而荒废自身武功,而是借用戴姆勒、现代等强势伙伴带来的丰富经验,持续自强。
这让北汽集团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