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万里
一则传闻,资金闻风而动。
8月26日下午,网传消息称,“小米集团正在与北汽集团商谈制造电动汽车事宜”。北汽集团方面回应,“没有听说过此事”。
不过,风吹草动,却上演上涨行情。从13点16分开始,北汽蓝谷股价快速拉升,到13点46分封涨停板,前后相隔一个小时。截至收盘,该公司股价为8.04元,总市值为.7亿元。
若回顾历史走势,自去年5月21日涨至19.87元后,北汽蓝谷进入下跌通道。当前股价与高点相比,累计跌幅达59.53%。
股价短期是投票机,二级市场给出这个结果,或许与北汽蓝谷在“追梦之路”上坎坷有关。
一方面,北汽蓝谷业绩持续亏损,难以提振市场信心。
年至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64.82亿、52.44亿、21.81亿,两年半合计亏损.07亿元。
一般来说,造车是非常“烧钱”的,北汽蓝谷这两年的销售费用增速也比较高。
年,销售费用为16.72亿元,同比增长65.83%,高于营收增速(64.9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8.亿元,同比增长67.54%,高于营收增速(42.76%)。
另一方面,北汽蓝谷在新能源车企市场中迟迟未能脱颖而出。
年年报显示,北汽蓝谷拥有极狐和BEIJING两个产品品牌。
极狐品牌是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已上市阿尔法T(αT)、阿尔法S(αS)、阿尔法S全新HI版(αS-HI);BEIJING品牌为经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主要有EU系列产品。
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新能车销量合计为辆。从数据对比看,无论是传统车企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还是造车新势力,它们的销量远远超过北汽蓝谷。
实际上,北汽蓝谷付出了很多心思,得到的结果却一般。
例如,去年北汽蓝谷就花费约4亿元给极狐做营销费用,但当年销量仅为辆。按此估算,每卖一辆极狐,单车的营销费用就超过8万元。
今年以来,极狐继续在营销方面发力,通过崔健、罗大佑线上演唱会营销以及线下极狐2.0行动等,曾收获一大波流量。销量数据显示,上半年极狐销量达到辆。虽然超过年全年数据,仍然表现不突出。
早在年,北汽蓝谷就与华为合作,而这两年,同样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原名:小康股份)发展更迅速,上半年,问界M5累计销量0辆,就已经超过北汽蓝谷的全部销量。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