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1.LucidAir正式发布,EPA续航超公里
2.中汽协:8月销售新车.6万辆,同比增长11.6%
3.北京开放自动驾驶载人测试
4.南京盛腾汽车科技注册成立
5.大众品牌将至少再推6款全新SUV车型
6.腾讯发布AR导航
7.华为电动技术公司成立
8.德国杂志称大众ID.3做工很差
9.蔚来总裁秦力洪:高端电动车做单电机就是耍流氓
10.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要闻解读
1.LucidAir正式发布,EPA续航超公里
9月10日,美国汽车制造商Lucid首款豪华纯电动轿车LucidAir正式亮相,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美国地区起售价为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4.6万元),首批车型将于年第二季度开始交付。新车动力系统的最大功率为Ps,官方给出的0-96km/h加速时间仅需2.5秒,如果选装容量为kWh的电池组,EPA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英里(约合km)。
解读:LucidMotors原名Atieva,成立于年,以做电池系统起家,年更名为LucidMotors,承诺生产一款中型轿车。
在转型整车生产之后,Lucid经历了起起伏伏。该公司曾拿到贾跃亭和北汽的投资,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家投资方后来都撤资了。年和年的大部分花时间,Lucid都由于缺钱而苦苦挣扎。
幸好在年9月份,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同意向Lucid投资10亿美元,此后,Lucid加快了自已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建设。
这次推出的首款新车LucidAir被该公司吹捧为比特斯拉ModelS“更快、更高效、更宽敞的车型”。该公司CEO在昨日告诉媒体:“这不仅仅是因为电池,还因为一大堆的宏观思考叠加在一起。”
Lucid公司包括创始人谢家鹏等很多骨干成员都是来自特斯拉,他们大多参与了特斯拉Roadster、ModelS的开发。当前,公司12人的核心高管团队中,有6名来自特斯拉,包括:
CEOCTOPeterRawlinson,曾任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兼ModelS总工程师,负责ModelS的工程设计。
硬件工程副总裁:EricBach,曾负责特斯拉ModelS、ModelX和Model3的工程功能。
供应链副总裁:PeterHasenkamp,曾担任特斯拉汽车系统采购总监,负责为ModelS制定并执行初的基础战略采购计划。
其中,PeterRawlinson在特斯拉一共待了七年之久,期间负责了ModelS的技术执行与交付项目,一直被外界视为催生ModelS的推手之一。彭博社在最近一篇对PeterRawlinson的专访中,把PeterRawlinso描绘成“ModelS救星”。
在专访中,Rawlinson表示当初是他坚持要马斯克把ModelS原型车砍掉重练,而且在他从头到尾重新配置之后,特斯拉才得以在年顺利推出ModelS市售车。但马斯克在看了彭博社的报道后很生气。
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ModelS不是PeterRawlinson设计的产品,原型车在他就职之前就已经完成;当开发过程变得困难时,他就离开了,这一点都不酷。Rawlinson确实对车身与车架设计(ModelS)有一些贡献,但他跟动力总成、电池、电子机件与软件开发都毫无关系。”
马斯克的反击有一定道理,因为,在Rawlinson加入特斯拉时,ModelS的设计工作已经开始了。但Rawlinson看到了ModelS潜在的改进空间和方向——要想对ModelS构成挑战,至少要在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充电速度这三个参数上能与它并驾齐驱,甚至超过它。
年,Lucid推出了LucidAir的Alpha版,这款车原计划在年年底开始生产,但很快就被彻底放弃了。因为,Alpha的方案仍是基于电芯的V平台,这些过时的技术无法让Lucid在豪华轿车中赢得生机,更无法让LucidAir在能效上击败特斯拉。
但经过几年的打拼,Lucid终于拿出一款他们有信心可以打败ModelS的豪车LucidAir。不过,Lucid更愿意把它们的车和奔驰S级、宝马7系去比较。Rawlinson说:“特斯拉当然是竞争对手,他们的产品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同时有很高的产品溢价,但是他们的车子只是高端车,而不是真正的豪华车。”
首先,从最显眼的空间上来说,LucidAir就足以“秒杀”ModelS——它拥有最高升的行李空间,还拥有升容积的前备箱,官方显示这比目前最大的轿车前备箱大89%,比ModelX的前备箱大40%。而这些正是由于三电系统在结构上的优化。
其次,LucidAir双人座椅方案可以像飞机商务舱一样向后放倒55度,为乘客提供了躺卧的可能。从电池包布局来看,它也提供了脚窝空间,对于改善第二排腿部空间颇有帮助。
在那些并非一眼就可以看清楚的特性上,LucidAir也在多个维度上超越特斯拉ModelS。详见下表:
参数车型
LucidAir
ModelS长续航版
电池容量
kWh
kWh
EPA续航
英里
英里
风阻系数
0.21cD
0.24cD
电机功率
kw
kW
最高时速
km
Km
百公里加速
2.5秒
3.8秒
最大充电功率
kW
kW(0年升级后)
充电速度
充电20分钟可行驶英里
30分钟充英里
传感器配置
摄像头数量
14个
8个
毫米波雷达数量
5个
1个
超声波雷达数量
12个
12个
激光雷达数量
1个
0个
LucidAir的电芯是从LG化学购买的圆柱电池,电池组容量达到kWh,成为目前电池组容量最大的轿车。之前,ModelS的EPA英里是纯电动车里的续航冠*。现在,冠*要让位给LucidAir了。
LucidAir的最快速度能达到km/h,主要得益于电池足够耐操且支持大功率的放电输出、电机性能足够强悍。LucidAir全系均为永磁电机,单电机功率可以达到炸裂的kW,是目前全球量产纯电动车中峰值功率最高的电机,包括感应电机在内。
自动驾驶方面,LucidAir还搭配了一个ADAS系统,称为LucidDreamDrive。该系统利用32种不同的传感器。与特斯拉的Autopilot相比,LucidDreamDrive不仅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数量更多,更大的亮点在在于,后者使用(标配)了特斯拉一直在diss的激光雷达。
特斯拉的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下致命事故频出,最常见的原因是:毫米波雷达无法识别障碍物,而在事故发生前,前方障碍物恰好处于静止状态。LucidDreamDrive引入激光雷达,或有望减少撞上静态障碍物的风险。因为,激光雷达的探测精度要比毫米波雷达高得多。
LucidAir上装配的是一款怎样的激光雷达呢?汽车媒体MotorTrend在7月29日报道中的用词是“-beam(equivalent)”,即“等效线”。维基百科上的LucidAir词条中也采用了同样的说法。
我们从“等效线”可以断定,这不是一款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而是固态激光雷达——如果是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应该直接说是“多少线”;有一些固态激光雷达,在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线束”的概念,但为了便于用户理解,厂商们会解释成“扫描效果相当于多少线机械式激光雷达”,简称为“等效于多少线”。
LucidAir是继奥迪A8和雷克萨斯LS后第三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奥迪A8跟Ibeo4线机械式激光雷达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雷克萨斯称将在今年年底投产的量产车上搭载电装开发的激光雷达。
倘若电装的激光雷达为机械旋转式,则LucidAir将成为首款搭载固态激光雷达的量产车。接下来,在年下半年,宝马iNext的量产车上将搭载Innoivz的固态激光雷达InnovizOne;2年,长城WEY的高级自动驾驶汽车上将搭载Ibeo的4D固态激光雷达ibeoNEXT。
在这么强悍的硬件支持下,LucidAir计划在明年提供highwaypilot功能,highwaypilot计划在三年内支持在高速上自动加变道。LucidMotors公司自动驾驶主管EugeneLee曾在通用汽车的SuperCruise项目工作。在推出后的前一年半时间里,SuperCruise是“单车道自动驾驶”,但在0年初,通用对SuperCruise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版本具备在高速上变道能力。
按Lucid的计划,在三年内,其HighwayPilot功能将具备“既解放双手、又解放双眼”的L3级自动驾驶功能,相比于目前的许多所谓“L3级”自动加驾驶汽车“只解放双手,但不解放双眼”,这是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倘若真能实现,也将是一个质的飞越。
不过,对初出茅庐的Lucid来说,在传感器配置上超过特斯拉很容易,但其外购的自动驾驶芯片是不如特斯拉的FSD芯片的;此外,Lucid要想在软件、算法上超过数据优势独领风骚的特斯拉,绝非易事。
Lucid公司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东南的卡萨格兰德(CasaGrande)的工厂仍在建设中,该工厂设耗资7亿美元,设计产能40万辆;相比之下,年特斯拉在全球售出了,辆汽车。
Lucid原计划今年年底投产,但因疫情原因被耽搁了。目前,试生产已开,该公司预计明年初开始生产LucidAir的基础版。
LucidAir共分四个版本,配置及价格差异参见下表:
当前,基础版及Dream版已经可以预定,预计年春季开始发货。
和许多电动汽车制造商一样,Lucid希望复制特斯拉的策略,即先销售大量非常昂贵的汽车,以期获得足够的利润,最终生产出更大众化的产品。
最近,Lucid透露他们正在开发的下一款车型为跨界SUV,名字暂定为Gravity,计划于3年初投产。
不同于特斯拉,Lucid没有自建充电设施,而是跟第三方充电服务公司ElectrifyAmerica合作。Lucid称,LucidAir的早期买家可获得三年免费充电服务。
2.中汽协:8月销售新车.6万辆,同比增长11.6%
9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8月份汽车销量为.6万辆,环比增长3.5%,同比增长11.6%。1-8月累计销量为.1万辆,同比下降9.7%。
解读: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8月汽车产量为.9万辆,同比增长6.3%,8月销量为.6万辆,同比增长11.6%。
产销已经连续5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经连续4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万辆和.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6%和9.7%,降幅较1-7月分别继续收窄。
乘用车8月份销量为.5万辆,同比增长6%;乘用车增长,主要受各种刺激消费*策的促进以及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的影响,同时9月下旬开幕的北京国际车展将推动企业新品全面投放,叠加中秋、国庆长假带来的自驾游需求,这些也将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增加9-10月的消费热度。
商用车销量为43.1万辆,同比涨幅更是高达41.6%。其中货车增幅较大,尤其是半挂牵引车,同比增长92.7%。
商用车受*策、投资的拉动影响巨大,在接下来也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另外,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0.6万辆和1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5.8%。
8月份新能源汽车的单月产销刷新了8月历史记录。
其中纯电动车产销分别完成8.2万辆和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6%和25.6%;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万辆和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0%和26.1%。
在8月新能源车销量中,A00级电动车的崛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品牌方面,8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销量为65.5万辆,同比增长6.3%,市场份额为37.3%,微增1%。
1-8月中国品牌销量前十五名排名中,上汽、长安与吉利位列前三,其中只有长安、一汽、重汽、陕汽、成都大运实现了1-8月的同比增长。这与商用车的迅猛增长表现一致。
乘用车品牌中,1-8月累计销量也只有长安、一汽、潍柴(重庆)、威马同比增长。长安汽车今年以来的表现十分亮眼。
1-8月商用车品牌的同比增长率基本上是全面飘红。
另外8月份还表现出以下特点:
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高于同期;汽车出口同比下降;重点企业经济效益降幅收窄。3.北京开放自动驾驶载人测试9月10日,北京市开放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启动仪式在百度Apollo自动驾驶亦庄基地举行。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百度共40辆自动驾驶汽车获得北京市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从今天开始,普通公众可通过百度地图、百度Apo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