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行业资讯周周看晋城银行汽车金融周刊2 [复制链接]

1#
汽车行业资讯5月车市盘点:上市车企、自主集体下滑,神龙、长安福特最惨,日系继续强势!

黯淡车市中,日系车表现出超强“战斗力”。

近日,各上市汽车公布了5月份产销快报。从各家车企发布的数据来看,5月车市仍较为惨淡。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北汽蓝谷等国内主流上市汽车企业的销量均出现下滑。

自主品牌是销量下滑“重灾区”,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没有一家自主品牌在5月实现销量增长。无论是吉利、长城、上汽乘用车、长安乘用车等自主品牌头部企业,还是新能源领先企业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销量也都出现了两位数下滑。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下滑33.99%,广汽传祺销量下滑27.01%,吉利汽车下滑26.62%,下降幅度较大。

合资板块中,法系品牌和长安福特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其中,长安福特5月销量仅为辆,同比下滑75%,昔日月销10万辆的荣光早已不再,销量首次跌破万辆后,长安福特还在触底。月销量同样跌破万辆的还有神龙汽车(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5月销量仅为辆,同比暴跌67%。此外,东风雷诺5月销量跌至辆,当月产量更是仅有辆。二次入华牵手东风6年后,雷诺再次走到了市场边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车市的一片黯淡之下,日系车表现出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无论是5月单月销量,还是前5月累计销量,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均实现了正增长。东风日产虽在5月出现销量下滑,但前5月仅微跌0.84%,市场表现优于大多数车企。

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所带来的影响,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5月销量也都出现了下滑。不过,比亚迪纯电动车乘用车销量仍然实现了辆,同比增长%。比亚迪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不仅反超了北汽新能源,并且二者的差距正在拉大。

*此条资讯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左茂轩北京报道

车市扫描(年6月1日-6月9日)

1.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起步不强

6月第一周的乘用车零售达到日均2.5万台的较低水平,同比18年6月第一周下降24%,走势相对不强。

近几个月的开局一周下滑都是最大的,今年6月的经销商零售很努力,端午期间的市场也是较好,各种促销和车展活动的效果也不错,车市下滑幅度没有超预期。

2.6月全国乘用车批发起步偏弱

6月第一周的乘用车厂家批发仅有日均2.1万台的偏低水平,同比18年6月第一周下滑48%,下滑幅度较大。

相对于5月第一周的同比下滑44%的特征,6月的第一周的市场表现相对正常。考虑到6月初的休假较多,影响了销量,加之高考和端午的组合影响,产销相对偏低。

3.车企分化加剧

随着国六标准的实施,车企的分化加剧现象更为凸显,部分车企至今没有国六车型推出,这对经销商体系的压力巨大。近期日系的表现走强,其中消费群体的优势明显,相对于自主品牌的消费群体偏重小城市和县乡市场,偏重个体私营群体,这也是目前消费能力受损最严重的群体。从产品看,日系的产品体系跟进国六*策速度快,切换早,产业链提早调整,减小地方*策落地进度的波动损失。同时日系产品的混合动力等性价比优势突出,符合消费者缩减消费支出的心态。日系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也是更和谐的,流通协会公布的经销商利润现状中,日系偏高。这在低迷市场下厂商协力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随着国六实施,部分企业将加速退出市场,新的一轮产品升级也会加速,车系的分化仍会较严重。

4.美国新能源车5月销2.8万增17%

美国新能源车19年5月销2.8万台、同比增17%。近期美国新能源市场明显走弱,且结构分化的特征较明显,剔除明星车型MODEL3后的增速-21%,市场相对较差,插电混动市场增速-37%。中国新能源车的总体增长仍是远强于美国其他新能源车型。美国19年的纯电动占比达到69%的较高份额。5月美国纯电动的轿车占比是超强的74%的。

5.中国新能源车的世界份额达到54%

年中国新能源车的地位在世界份额持续提升到54%,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万台,同比增速达到66%。中国新能源乘用车18年销量达到万台,占到世界份额达到50%。19年1-3月的美国车市较差,因为特斯拉的退坡导致市场增长乏力,中国市场表现很强。18年4-5月的美国特斯拉基数低,中国车份额高,今年的4月中国车份额与去年一致。

6.目前人口老龄化对车市影响不明显

18年超40%的人上大学。学历不断增高的购车群体影响会较大,必然影响车市的结构需求。目前年是30-35岁群体的购车热潮,有1.2亿人,叠加25-29岁需求的1.05亿人的规模,总体在2.3亿左右规模。

理论上看,年-年的适龄购买群体较多,车市的增长始终较强。车市不应该如此的快速暴跌,消费群体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除非是目前22岁到26岁群体的实际数量少于数据计算结果,但这要参考小学入学人口数据的偏低问题。

目前看30-35岁群体的规模仍是在1.2亿人规模,人口红利的市场潜力尚未严重影响车市,近期的车市低迷应该是债务过重等其他问题。

*此条资讯来自乘联会

上海“国五”车销售倒计时:经销商赔钱清库存

全国多个地区进入销售“国五”汽车的最后时刻,但过渡却不顺利。5月以来,关于“国五”切换至“国六”对汽车产业链造成较大震动的报道不断,从零部件供应商、主机厂到经销商,无不被影响,尤其是下游经销商,手中压着“国五”车的库存,处于整个产业链最薄弱的一环。

在十余个省市,离“国六”切换*策实施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部分地区由于库存较大、需求不及预期,清库诉求更为紧迫。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不少4S店大幅降价促销,而主机厂也通过扩大内部员工价优惠幅度等方式降低库存。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清库效率,但终端价格大幅下降也造成了一定隐患。首先,不同品牌、车型降价幅度不同造成了价格体系混乱,其次,大幅降价实际上意味着亏本甩卖,对经销商而言无疑是饮鸩止渴。

在此情况下,不少地方汽车销售协会开始公开抱怨。5月下旬,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便发出公开信,阐述了当前上海地区“国五”汽车库存过高、经销商面临巨大经营压力的现状,呼吁相关方给予更宽松的过渡期,以及更积极的支持*策。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秘书长石国清表示,据协会5月中旬的初步统计,上海经销商总共还有3万余辆“国五”库存车,当前的市场形势很不乐观。

与其它提前实施“国六”切换*策的地区相比,上海有一定特殊性:一方面上海提前实施的是排放标准更为严苛的“国六b”,比全国其他地区提前了三年多;另一方面,上海周边的江苏、浙江等地也都提前实施了“国六”*策,这给上海地区车辆的转移消化提升了难度。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部分上海地区的4S店,综合来看,“国六”切换季导致市场较为慌乱,不少经销商给出了比以往更大的折扣力度。对经销商而言,现在的打折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保住销量,更是为了在大限来临之前尽快变现,毕竟,卖不出去的“国五”车以后更加难处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已经到“国六”切换的最后一个月,也有部分经销商和4S店的“国五”车库存情况明显改善,一家自主品牌4S店销售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店内的“国五”车库存不超过辆,欢迎咨询购买新款“国六”车型。

亏本甩卖

在“国六”切换*策下发后,主机厂与经销商齐上阵,试图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国五”到“国六”的平稳过渡。

不少经销商加大了终端促销力度。一位上汽荣威4S店的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国五’车型优惠幅度是最大的,而且力度空前。”一位奇瑞4S店销售人员也表示,目前店里不少“国五”车型在以6折、7折的优惠销售,以“国五”的瑞虎3为例,可以优惠多元。

与此同时,主机厂也推出了针对“国五”车型的员工购车福利方案。例如,上汽集团旗下车企都更新了内部员工购车的优惠价格,基本涵盖了旗下所有乘用车品牌,包括别克、大众、荣威等,最低折扣甚至可以低到5折。此外,包括吉利、一汽、长安等国内车企也都公布了员工内部购买“国五”车型的优惠*策。

事实上,主机厂的员工购车福利一直都有,只是在“国六”切换的当口,不少车企提高了优惠力度,或者放宽了享受内部福利的限制。以上汽通用为例,记者了解到,其在往年内部价的基础上,额外又给了5%的优惠。

不过,随着价格一再降低,新的问题开始显现。有一位接近经销商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有些车企的情况比较明显,比如上汽通用,它现在整个价格体系已经很混乱,凯迪拉克(‘国五’车型)的价格已经下探到十几万,然后又影响到别克和雪佛兰。”

这很容易让经销商陷入“恶性循环”,一损俱损,上述人士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确实存在很大风险,“卖一辆车要赔不少钱。”

石国清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有些主机厂对内部员工以过低的价格处理“国五”车型,对上海本来就非常脆弱的市场是“雪上加霜”。

他表示,上海当前有七成经销商是亏损经营,已经不堪重负,主机厂推出高额折扣本意是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价格体系,也加大了经销商的运营压力。

石国清指出,有些车企还在向经销商继续拨发非“国六b”排放标准的汽车,并根据之前制定的商务*策计划进行返利考核。

经销商不堪重负

“我们也非常体谅他们。”石国清说,“主机厂的生产计划一般是三年,去年汽车市场是断崖式下跌,之前生产的汽车也有很大的库存压力。只能说,这是生产周期和*策实施时间之间存在矛盾。”

与此前排放标准的汽车切换经历不同,“国六”切换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上海的“国六b”实施时间本身更为紧迫,且只给了一个月的上牌缓冲期(此前“国五”切换是3个月);另一方面,汽车市场也进行了近三十年的首次下调,给市场切换到“国六”车型增加了难度。

据悉,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上海的汽车销量自去年5月以来一直处于同比下滑的态势,年全年,累计汽车销量同比下降8.9%,今年1-4月累计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2%,且至今未出现转暖的迹象。

市场低迷的同时,消费者也开始持币观望。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观望并非在“国五”和“国六”车型之间,而是对“国五”车型降价的观望,正因此,尽管上海3万辆左右的“国五”车库存看似正常,但不少经销商担忧,最后的“冲刺”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部分一线销售人员处了解到的情况是,不少车企和品牌的“国五”车型已经清得差不多了。一位长安汽车销售人员表示,“厂商都有指标,我们给的力度也很大,哪怕不赚钱也要卖的。”上述荣威的销售人员也表示,最近进店买车的基本是买“国五”,因此“清得还是蛮快的”。

不过,整体市场并未好转,而长期的降价促销也让经销商渐渐不堪重负。

对此,上海市汽车销售协会一方面向上海市有关部门呼吁,希望在执行“国六”标准的同时,给予经销商3-6个月的上牌过渡期;另一方面,则呼吁与经销商有唇亡齿寒关系的车企能有积极举措。

具体而言,该协会提出了四个建议:一是立即停止向上海市经销商继续拨发非“国六b”车型;二是合理调整经销商的年度商务计划;三是提供专项促销资金,帮助经销商迅速消化非“国六b”库存车;四是承诺为经销商回购或调配非“国六b”的库存车。

*此条资讯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彭苏平上海报道

新能源积分的核心价值

近日关于新能源车积分不值钱的问题似乎又引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